bbin体育怎么打不开了

日本央行即将变盘?鹰派势力崛起,10月加息门槛显著降低... 伯恩光学的高价值专利培育:599件专利浇筑“技术护城河”... 隔夜美股 | 标普500指数突破6000点 纳指本周累涨2.18%... 4月29日追剧日历,7部长剧更新,孙俪的《蛮好的人生》即将收官... 从自由意志主义到wu政府资本主义:罗斯巴德...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bbin体育怎么打不开了 > 新闻动态 > 从自由意志主义到wu政府资本主义:罗斯巴德

从自由意志主义到wu政府资本主义:罗斯巴德

发布日期:2025-02-04 20:11    点击次数:145

题引

前文《wu政府主义的起源、产生与分化式发展(下)》曾提及罗斯巴德提出了wu政府资本主义的概念。

穆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1926—1995),犹太人,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由意志主义者。

罗斯巴德于1950年初期跟随奥地利经济学派第三代掌门人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学习,也是米塞斯的著名弟子之一。

此前的三篇短文分别介绍了米塞斯的著名弟子哈伯勒(Gottfried Von Haberler)、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和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均专注于经济学细分领域的研究,基本没有参与新自由主义。

罗斯巴德与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类似,则专注于发展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罗斯巴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承继了米塞斯的极端自由主义思想,而且比哈耶克走得更远,他提出了wu政府资本主义的概念,很可能也是最早使用“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一词的学者,对自由意志主义理论和无政府资本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正好印证了我在哈耶克篇章中所提出的,极端自由主义再往前走一步,就是wu政府主义。

本文简要介绍和讨论罗斯巴德的主要著作及其理论和观点

罗斯巴德的简要生平和主要著作

罗斯巴德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6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960年后期参与了反越战运动。

1962年,罗斯巴德出版《人、经济与国家》,以米塞斯的自由主义经典巨著《人的行为》所阐述的“人的行为”学说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框架,被认为是“二战”后奥地利学派复兴的标志性著作,对现代奥地利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斯巴德曾为威廉·沃尔克基金工作十年,后于1966年在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担任经济学讲师,并在此任教长达20年。1965—1968年期间,罗斯巴德发起创办倡导自由意志主义的杂志《左与右:自由意志思想期刊(Left and Right:A Journal of Libertarian Thought)》。

1971年,美国自由党(Libertarian Party)创立,罗斯巴德是创始人之一,并成为该党的理论支柱之一。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他活跃于美国自由党的政治活动。他形容自己的立场为“右翼平民主义”。

(注:美国自由党号称美国第三大党,其主要政见是:支持自由放任、保护私人财产、政府最小化、公民自由最大化、对外政策支持不干涉主义。)

1976年,罗斯巴德创立自由意志主义研究中心,随后创办杂志《自由意志主义研究》。1982年,在米塞斯妻子的协助下,米塞斯研究所在美国内华达州欧本市(Auburn)创立,罗斯巴德担任副所长。1986年成为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杰出经济学教授。

罗斯巴德发表了大量自由意志主义的文章,他的思想在民间拥有大量粉丝。罗斯巴德试图将奥地利经济学派与古典自由主义和个人wu政府主义结合,重要著作《为了新的自由》(1972)、《在自由中孕育》四卷(1975,1976,1979)、《权力与市场》(1981)和《自由的伦理》(1982)等,为现代自由意志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出版了重要著作《美国大萧条》(1963)和《银行的秘密》(1983,2008)。

1995年罗斯巴德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

《人、经济与国家(Man, Economy, and State)》从“人类运用手段实现目的”这一基本公理和“人类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闲暇是一种消费品”两个辅助假设出发,推导出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

本书的主要观点如下:

1. 人们会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运用手段。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时间。

因为手段是稀缺的,人们会按照欲求满足度高低对各个目的选项进行排序,并分配手段。

2. 自愿交换带来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使参与各方都能获得更多消费。

3. 作为交换的媒介,货币的使用促进了专业化和经济计算。

罗斯巴德提出,货币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经济现象,不应由政府控制。

4. 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个体。个体的选择与自愿交换是经济的核心。他说,“自愿交易隐藏着秩序、和谐和效率,强制和干预隐藏着无序、冲突和极度无效率。”

5. 政府干预市场是对个人自由最大的威胁,政府的干预往往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主张政府角色的最小化,认为所有产品和服务,甚至是对自由和财产的保护,都应当通过自由市场机制提供。

6. 清晰的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础,产权的明晰能够刺激经济主体进行投资和创新,促进经济的发展。

7.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强调经济学是通过演绎推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社会科学,反对利用实验和统计方法分析经济现象,认为这些方法无助于研究真实的经济行为。

(评注:罗斯巴德出版这部著作时只有36岁,但就充分展现了激进的自由主义思想。)

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

在《人、经济与国家》出版一年后,罗斯巴德又出版了《美国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他在书中将经济危机归咎于政府干预,这就毫不奇怪了。

罗斯巴德认为,20世纪20年代,美联储的信贷扩张信贷刺进了通货膨胀,人为地延续繁荣,导致市场信号失真、资源错配,为危机埋下隐患。

罗斯巴德以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为基础,批驳了将大萧条归咎于市场本身的观点。他指出,经济繁荣是由人为的低利率和信贷扩张引发的不可持续的“虚假繁荣”。当信贷扩张停止后,市场的纠错机制就会引发经济衰退。

罗斯巴德的《为了新的自由》

《为了新的自由(For a New Liberty)》更像是一部自由意志主义的宣言书。罗斯巴德在书中指出,只有当财产在私人手中,所有者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使用它,自由才能获得最基本的保障。

他认为,私有财产权是自由和资本主义的基石,反对任何形式的财产剥夺,甚至认为政府的税收体系也是“纯粹的盗窃”。

他对国家和政府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认为,无论国家的宪法和政府的组织形式如何,寡头政治都不可避免。国家存在的本身就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评注:否定国家和政府的作用,这是“无政府主义”的基本观点。)

他强调,自由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自由市场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并建立秩序,自由市场的防卫服务可以替代政府实施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罗斯巴德提出了“非侵略公理”,即“没有个人或群体应该对他人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该公理是其思想的核心原则。

罗斯巴德在9年后出版的《权力与市场(Power and Market)》中阐述的观点与本书基本相同。

罗斯巴德的《在自由中孕育》

《在自由中孕育(Conceived in Liberty)》是罗斯巴德关于美国从殖民时期到美国革命历史的五卷本叙事性著作。

他在书中通过历史的叙述,揭示了英国殖民政府以及后来的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些政策和行为对人们自由的限制。他肯定了美国革命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英国统治的反抗,但也对美国宪法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由和分权原则表达了不满。他认为,美国建立了一个更强大、更具干预性的联邦政府,这是对革命成果的一种“背叛”。

罗斯巴德批判了重商主义。他在书中详细描述了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对美洲殖民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各种贸易限制和税收政策打击了殖民地的商业和制造业。他指出,重商主义实质上是政府通过向特定商人群体授予垄断特权和补贴来干预经济。这种做法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阻碍了自由贸易。

他在书中极力推崇自由市场,批判政府权力,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罗斯巴德的《自由的伦理》

罗斯巴德在《自由的伦理(The Ethics of Liberty)》中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由主义伦理观,以自然法为基础推导出自由意志主义,强调个体自由和自愿交易在构建道德社会中的核心地位。

(注:自然法(natural law)是一种哲学和法学观念,它认为在人类社会的法律、习俗等规则之上,存在着一种源于自然秩序的、具有普遍性的、永恒不变的法则。这种法则是基于自然理性,不依赖于人的意志或社会约定而存在。)

他在本书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1. 自由是道德的基本原则,个体自由是人类生存和繁荣的必要条件。自我所有权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体和劳动成果拥有绝对的权利。

2. 所有的经济和社会交易应当基于自愿和协议,自愿交换是自由社会的基础。任何对这一原则的违反都是不道德的。

3.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产权制度的建立和维护是实现个人自由的关键。

4. 反对暴力与强制,批判国家和政府,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5. 批判社会正义理论,认为这一理论往往基于对强制的支持,而非道德的自愿合作。

罗斯巴德的《银行的秘密》

《银行的秘密(The Mystery of Banking)》是对现代银行体系的一部批判性著作。罗斯巴德在本书中提出的一些独特观点如下:

1. 批判了部分准备金制度,认为这种制度允许银行在不拥有相应资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金融波动。

罗斯巴德主张完全的储备银行制度,即银行只应该以客户的存款作为贷款的基础。

2. 银行通过放贷实际参与了货币的创造过程,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由银行的信贷扩张引起的。

3. 批判美联储等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干预经济,认为美联储的创立及其政策并非为保护公共利益,而是服务于银行家、政治家和特殊利益群体。

中央银行的政策往往导致市场失真,使得经济周期更加波动。

4. 政府和中央银行对货币和银行体系的过度干预破坏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扭曲了资源配置,是经济危机频发的根源,即货币垄断是经济危机的核心。

反对经济危机时政府救市,认为这会妨碍市场的自我修复,会延长危机的期限。

5. 提出了自由银行制度的设想,认为在没有中央银行和政府过度干预的情况下,自由竞争的银行体系能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稳定货币价值和维护金融稳定。

【后记:罗斯巴德的思想太极端,可谓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坦率地说,有用的观点实在太少。可以肯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都不会接受他的观点。因此,本文只是很简单地整理。】

探索篇 80



Powered by bbin体育怎么打不开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